深中通道“海底穿针”有咱“洛阳保障”
(资料图)
昨日,记者从中国船舶七二五所获悉,该企业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在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建设中,为这座“海底长城”成功“海底穿针”提供坚实“洛阳保障”。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24公里,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深圳、广州、中山三地,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
由于工况环境复杂、设计寿命超长,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对阴极保护技术和产品要求极为严苛。七二五所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标项目后,充分发挥研发、设计、生产和工程总包综合优势,在国内首次提出智能化安装理念,量身打造完善的施工工艺和智能化安装专用设备,通过有效提升阳极安装效率和阴极保护效果,避免金属腐蚀影响项目使用。
在深中通道建设中的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沉管隧道等关键区间,则应用了七二五所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各类型桥梁支座和剪力装置。
该企业发挥深耕桥梁安全装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与技术优势,联合科研和设计单位,在伶仃洋大桥及两侧海上最高桥墩、海上非通航孔桥大吨位混凝土梁、中山大桥等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应用了双曲面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等产品580套,为深中通道项目有效应对各类恶劣环境、实现安全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七二五所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承担了深中通道中管廊排烟管道专业防腐分包工作,目前已完成其中11个管节耐温防腐涂料的施工。
作为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深中通道预计在今年全线贯通,于2024年建成通车,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互融互通。后续,七二五所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保持工程质量,不断丰富世界跨海沉管隧道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为进一步巩固我国在跨海集群工程领域的领先水平贡献更多创新力量。(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徐兆琦)